实验室一:福州,闽都创新实验室(光电信息)
全称“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牵头、依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福州大学于2019年9月获批建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洪茂椿。
实验室立足福州,融合闽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以“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福建高质量发展;融合海峡两岸科技与产业,支撑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使命,聚焦国家、福建和福州光电信息科技与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标准,布局战略性先进光电材料、新型照明与显示和高速通讯与感知三个研究方向,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和福州大学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开展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示范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努力建成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卓越竞争力的光电信息材料器件集成与应用综合研究创新平台。
实验室二:厦门,嘉庚创新实验室(能源材料)
全称“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于2019年9月由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建设,是第一个冠有厦大校主陈嘉庚先生名字的实体实验室,是厦门市政府和厦门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一家事业单位,力争打造能源材料领域的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
嘉庚创新实验室以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己任,围绕发展“高校做不了、企业不愿做、政府不便做”战略创新能力开展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打造能源材料领域的“科技加速器”和“产业发动机”,力争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支撑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实验室三:泉州,清源创新实验室(化学工程)
全称“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9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牵头,依托福州大学与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含下属单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实验室采用“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模式,依据福建省委、省政府战略布局,围绕“能源转化与储存、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生命与大健康”等四大主攻产业方向,成立催化科学与技术、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环保与安全技术、过程与产品工程等五个创新中心,开展科学基础研究、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以引领石化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汇聚高层次人才为根本,以突破“卡脖子”技术为核心,形成有引领作用的核心技术研发基地、有一流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支撑作用的高端创业孵化基地。
实验室四:宁德,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能源器件)
全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由福建省、宁德市与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实验室,占地约270亩,总投资33亿元,研究方向以新能源的存储与转化为基础核心,构建从前沿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技术研究的全链条创新布局和相互支撑的创新体系。
实验室五:厦门,翔安创新实验室(生物制品)
全称“福建省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实验室”,于2021年12月获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是以厦门大学生物医药研发团队为班底,在省市政府全方面、大力度支持下新建的实体化运营的产学研融通平台,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厦门大学共同举办,并于2022年9月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实验室科研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原创技术、底层技术方面长期深耕,创新并构建了较为成熟的转化技术体系,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HPV疫苗、全球首个新冠总抗体检测试剂、全球首个艾滋尿液自检试剂、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等体系化原创产品,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内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实验室按照省市部署侧重“防诊治”链条的转化和产业化方向,围绕生物医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转化和产业化,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相关的基础科学、底层技术、应用技术、转化技术攻关,研发疫苗、检测试剂和仪器、治疗药物等创新产品,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孵化创新型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政府决策咨询,将建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生物医药创新和转化的综合型平台,打造支撑区域发展和服务国家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
实验室六:福州,海峡创新实验室(柔性电子)
全称“福建省柔性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牵头,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并引进黄维院士及其团队建设,建设经费约35亿元,由省、市财政和师大各承担三分之一,将瞄准柔性电子科学与技术前沿,聚焦柔性电子研发,布局有机电子、生物电子等研究方向,加快突破柔性显示、柔性传感等领域关键技术,全力打造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介绍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
免责声明:科视角平台仅对用户提供信息内容及数据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363489612@qq.com,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