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海洋经济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枢纽,正瞄准“海洋强国”战略,以政策为引擎,加速构建全链条海洋产业生态。从深海装备到智慧养殖,从油气开发到生态修复,厦门如何借力政策东风实现突围?我们独家梳理核心赛道与潜力企业名单,解码未来增长密码!
政策加码:厦门海洋经济“四维攻坚”
厦门近日发布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1. 技术攻坚: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深海机器人、智能装备、海洋新材料等“卡脖子”技术研发;
2. 产业协同:打造“深海装备—资源开发—生态养殖”一体化产业集群,建设闽台海洋合作示范区;
3. 绿色转型:推广循环养殖、深海网箱等低碳模式,严控近海污染,探索蓝碳交易试点;
4. 金融赋能:对涉海企业提供贴息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科创孵化。
核心赛道与龙头名单:谁将站上风口?
结合全国产业链布局与厦门本地优势,以下领域有望率先爆发:
1. 深海装备制造:国之重器,厦门智造
– 浮式平台与钻井设备:中集来福士(已交付巴西国油6艘平台)、中国重工(半潜式平台全球领先)、海锅股份(深海油气成套装备)。
– 水下机器人:时代电气(收购英国SMD,深海作业机器人技术领先)、邵阳液压(国产液压控制系统突破)。
– 关键材料:宝钛股份(“深海勇士号”钛合金球壳)、中天科技(深海电缆市占率超60%)。
厦门机会:依托厦门船舶重工等本地企业,联合中集、中车等龙头,打造深海装备总装基地。
2. 海洋资源开发:从油气到矿产,掘金深蓝
– 油气勘探:中国海防(深海油气分离技术)、海默科技(水下多相流量计应用于南海气田)。
– 深海采矿:中科星图(“海鲸”AUV海底探查)、神开股份(钻采设备国产替代)。
厦门机会:引进中海油、中石化区域总部,布局南海资源开发配套产业。
3. 智慧养殖与生态修复:科技赋能“蓝色粮仓”
– 循环养殖系统:中国重工(网箱养殖技术)、蓝科高新(高温储热技术降本增效)。
– 生态修复:天源环保(与深海智人合作机器人清淤)、中科海讯(声纳监测污染)。
厦门机会:在翔安、同安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广“光伏+养殖”模式。
4. 海洋新材料与能源:绿色转型新引擎
– 系泊系统:巨力索具(纤维缆技术突破)、派克新材(深海装备轻量化材料)。
– 深海照明:佛山照明(联合实验室攻克万米光源技术)。
厦门机会:依托厦门大学海洋材料实验室,孵化石墨烯防腐涂料、深海传感器等项目。
厦门如何“链动”全球?
1. 闽台协同: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引入台湾海洋生物医药、水产加工技术;
2. 资本招商:设立海洋产业母基金,吸引中集、宝钛等企业在厦设立区域研发中心;
3. 人才飞地:与青岛、上海共建“海洋科创走廊”,柔性引进深海机器人、声学探测领域院士团队。
海洋经济不仅是厦门的“新增长极”,更是国家战略的必争之地。政策红利叠加产业升级,厦门有望从“滨海旅游城市”跃升为“全球海洋科技枢纽”。那些提前布局深海装备、绿色养殖、智慧能源的企业,或将在这场“蓝色革命”中率先突围!
免责声明:科视角平台仅对用户提供信息内容及数据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363489612@qq.com,将及时更正、删除。